据媒体报道,挂面包装机小编了解到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于1月31日公布首批新型冠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过程的图像。研究人员表示,每个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衍生出逾千粒病毒粒子。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一导致上万人感染的新型病毒正逐渐被揭开面纱。公布病毒复制过程
——受感染细胞衍生出逾千粒病毒粒子
据香港《东方日报》2月1日报道称,香港大学病理学系临床医学教授黎国思(John Nicholls)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烈文和裴伟士(Malik Peiris)通过培养受感染细胞,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生长过程。新型冠状病毒的薄片电子显微图像显示,病毒粒子从受感染细胞的表面释放出来。黎国思表示,每个受感染的细胞会衍生出数以千计的病毒粒子,从而继续感染新细胞。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病毒在不同生长时间的样本,以便更清楚地了解病毒的复制过程,并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
据彭博社介绍称,黎国思是分离和鉴定SARS病毒的香港小组成员之一。黎国思表示,愿与世界范围内还未获得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研究人员共享有关信息。
研究还有哪些新进展?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我们对它的研究还有哪些新进展?
——关于入侵机制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分为三个环节:
入侵——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包括病毒基因组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合成的病毒基因组和病毒蛋白组装后形成新生的病毒粒子,离开宿主细胞,再去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破解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就可以指导设计药物、抗体或疫苗进行防控。
在入侵机制方面,据《中国科学报》日前报道,中科院的科学家已经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时的细胞受体跟SARS-CoV( SARS冠状病毒)受体一样,都是ACE2。
现在,初步还发现新病毒跟受体的结合力比SARS-CoV略强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与不同物种来源的ACE2分子的结合能力,探索病毒传播时可能利用的中间宿主。
冠状病毒是现在已知的拥有最大基因组的RNA病毒,相对于人类用DNA作为遗传物质,其RNA基因组复制时的保真性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更多的变异。我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彬日前表示,目前从人体、环境中监测分离的病毒上看没有发现明显变异。但是,流行期越长其变异的可能性越大,病毒学专家和流行病学专家会继续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密切监测,而缩短流行期是降低病毒变异风险的关键。
中科院专家也表示,正在分析更完整的基因组变异情况,追踪病毒在传递过程中可能的变异。
——关于疫苗
近日,有媒体援引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的话得出结论:“疫苗成功研制至少还要三个月。”
李兰娟随后解释说“三个月”仅是初期研发的时间,比如培养疫苗株、检测和验证等,新型肺炎疫苗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在疫苗研究方面,我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正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动物模型建立、疫苗研发等工作